将家庭教育指导送到身边南宫28官网- 南宫28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10-10南宫28官网,南宫28官方网站,南宫28APP下载
10月9日10:00,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五场),主题为“十四五”时期重庆服务妇女儿童发展工作成效。发布会邀请了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会上,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彭烨介绍,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十年一个周期。2024年妇女发展规划47项重点量化目标,已经达标24项,占比51.1%,儿童发展规划34项重点量化目标,已经达标20项,占比达到58.8%,多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妇女儿童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市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妇幼健康核心指标逐年下降,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孕产妇死亡率比2020年下降了40%,“两癌”筛查惠及超百万女性。
学前教育普惠化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建设全面发展,女性公平接受各个阶段的教育。
女性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决策管理更加充分,数字经济领域女性从业者占比就达到了42%,高级技术人员中女性的占比五年内提升了2.55个百分点。妇女儿童福利保障也更加有力,1300万女性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500多万女性和500多万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家可能特别关心的那些小眼镜、小胖墩问题也得到一定控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良的比例逐年提高。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重庆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工作思路初步从兜底保护、司法保护为主向全方位、全领域转变。法治化建设加快进行,重庆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办法等立法项目有序推进。
制度机制更加完善,成立了市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班,正在形成“一专班、双会商、六保护”工作格局,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明确了具体的牵头部门,将会一体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会上,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青莉介绍了有关公益项目实现精准匹配农村地区妇女儿童的工作成效。
妇联的公益项目,主要依托重庆市妇女儿童基金会来组织和实施。重庆市妇女儿童基金会成立于2009年,是由重庆市妇女联合会主管,在重庆市民政局注册的具有公募资质的5A级社会组织。累计筹资2.1亿元,相继实施了“春蕾计划”“建虎助你成长”“困难妇女两癌关爱”“母亲邮包”“渝好益起来”等一批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益项目品牌,惠及80万妇女儿童。
比如,“建虎助你成长”项目采取“资助人+基金会+妇联+志愿者+N”的服务模式,对6—15岁的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提供生活助养金到寒暑假研学团辅活动的全周期关怀,陪伴孩子们到成年,截至目前,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春蕾计划”则聚焦女童的教育、安全、健康三个方面,累计募集资金近4000余万元,帮助2.1万名春蕾女童求学圆梦。
在偏远农村地区,如何找到需要帮助的妇女儿童,一是依靠妇联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和15.8万名遍布城乡的妇联执委在日常工作和实地走访中的摸排;二是市妇联打造的“巾帼重庆”数字应用平台,通过与民政、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多跨协作,在后台形成了较完备的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数据库,可以通过这个数据库,较精准地找到有需要的帮扶对象,同时,群众还可通过“巾帼重庆”,了解妇联公益项目,主动申请公益帮扶。
会上,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艺介绍,重庆坚持体系谋划、全域推进,着力形成覆盖城乡、优质高效、普惠精准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阵地网络“全域覆盖”。市、区县全覆盖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目前全国仅重庆一地实现了家教指导中心正式机构省域全覆盖。以市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牵引,以中心城区、都市片区、渝东北、渝东南四个片区家教指导区域枢纽为支撑,辐射带动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站点2.18万个,形成了覆盖城乡、贯通上下的阵地服务网络,将科学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送到群众身边。
队伍力量“多元参与”。成立重庆市家庭教育学院、指导中心、研究中心、市家校社共育评估监测中心,组建市级结构化专家团和4个区域枢纽分团,指导成立41支、4400余人组成的区县级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匹配到镇街村社,开展入户指导。
家教服务“精准供给”。在全国率先菜单式研发、体系化打造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父母学堂”,在“巾帼重庆”数字应用,与家长在线互动,根据家长点单,持续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通过“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应用,智能推送家庭教育“云礼包”,累计为112万名0—3岁新生儿家长提供育儿指导。
开办“奶爸宝妈训练班”178场,服务新手父母4526人,参训的家长反馈:“这些课程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育儿真经,让我们更有信心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提升服务精准性方面,构建“家门口”的指导网络,让服务触手可及,通过单建、联建、拓建家庭教育指导站点,配备持证上岗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用专业视角解决家教难题。
提升内容实用性方面,精心打造“场景化”课程和工具,让指导即学即用,动态收集家庭需求,优化完善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开展AI智能问答服务,让家长不出门就能享受针对性强、实操性强的贴身家教指导服务。
会上,市妇联党组成员方维介绍了近年来,我市在妇女权益维权方面的做法和成效。
把“四处找寻”转变为“就近求助”,把妇女维权服务中心、妇女儿童维权站等服务阵地,建在区县综治中心、镇街、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样就能更加真切感知妇女群众的需求,更加贴身服务妇女的成长发展,更加及时有效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比如,市妇联广泛整合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综治中心、大调解中心等多方资源,建成市级“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1个,区县级维权服务中心37个并将逐步实现区县全覆盖,现在全市每个区县都建立了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镇街都有了妇女儿童维权站,村(社区)一级建立婚调室2968个,也就是说10个产生矛盾的家庭有9个就能在社区解决。
把“繁琐程序”简化成“一键直达”,以前妇女维权,可能要跑派出所、妇联、法院等好几个地方,现在妇女群众只需要注册“渝快办”,登录“巾帼重庆”应用,点击“我要维权”板块,一键提交咨询事项和求助诉求,足不出户、解决问题。
同时,市妇联还高效联动多部门开展妇女权益维护工作,实现市、区县、镇街三级全域贯通形成实战实效,妇联与公安、司法、民政建立反家暴并联快处机制,根据群众诉求内容,一键推送到相关部门,实现跨部门协同联动处置,自2024年10月应用上线以来,跨部门办理时间缩短了一半,真正让妇女儿童感受到近在身边、方便快捷、可感可及的维权服务。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